体验

读懂“经济内循环”:经销商破局出道路在何方?

2020-08-07 17:00:27

最近,经济“内循环”取代“地摊经济”成为了经济领域的“热词”。

中国经济正面临着深刻的变化,不明白“内循环”,就不知道这个国家已经发生了什么、又将要发生什么。对于企业而言,迷茫就意味着风险。

“内循环”是一个宏大的经济学命题。今天,我们不对核心的经济学原理过多讨论,仅就经销商们所处的商贸环节,讨论这一经济形势的变化所产生的影响。

 

“内循环”的三个基础认知

第一:“内循环”并不是最近才提出的,而是早已有之。

我国经济发展的三架马车——投资、外贸、消费。由于目前国际局势的恶化以及疫情的全球肆虐,出口受阻,外贸和投资对拉动经济增长的效果正在减弱。疫情之下,要想拉动经济,必须依靠国内消费市场。
 

 

第二:“内循环”并不是当前局势影响下的短期产物,而是经济发展的必然。

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,以廉价的人力成本为支撑的低端制造业难以持久,同时,大量的物美价廉商品对国外市场的冲击,也必然带来反弹。

因此,产业的转型升级以及通过内需消化生产能力是必然的选择。只能说疫情以及外部局势的恶化加快了这一进程。

第三:强调“内循环” ≠ “闭关锁国”

外贸仍然重要,但在可预见的很长一段时间内,受国际政治环境、疫情,以及外贸的重心由美国体系向一带一路体系转变等综合因素的影响,外贸行业将面临巨大的挑战。

未雨绸缪,才是企业制胜的法宝。

 

“内循环”实现的关键因素

 

了解了“内循环”产生的背景,我们可以对内循环经济主导下我国可能采取的一些策略,大胆地做出一些预测。在这里我们总结为三方面:托底、增收、促消费。

 

1,托底:构建更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。

欧美发达国家之所以敢于超前消费,最重要的原因是其拥有完善的社会福利保障体系。而中国人储蓄率一直居高不下,除了中国人居安思危的民族性以外,很大的一部分原因是担心养老、医疗、教育等基础保障。

 

(图片来自 格隆汇)

 

要让内循环流转起来,让中国人敢于消费没有后顾之忧,那么基础社会保障的托底就必须跟上。能看到的是国家在这方面的投入正在加大,后续相信也会持续发力。


2,增收:增加居民可支配收入,降低税费。
 

要消费,就必须让人民的可支配收入增加,藏富于民。在经济内循环大趋势下,通过各种方式增加人民收入也是重中之重。除了增加就业岗位以外,降低企业税费、融资成本、控制通货膨胀等等,都是必要的选择,而这些也是国家一直在推动的。

 

3,促消费:降低储蓄率,抑制货币沉淀产业。

 

如前所述,中国人历来有储蓄的传统,促进消费首先要适当降低储蓄水平,低利率是反向促进消费的一大有效措施。

此外,要真正的让人民消费,做强市场,增强连接也是必须要做的,推出更多更优质的产品、依托互联网增强对客户的触达、增强用户的运营服务能力,也是必然要做的事。

 

“内循环”主导下,经销商的喜与忧

 

预测了内循环经济主导下可能产生的市场变化,我们就能更理智地分析这种转变对于经销商们可能产生的影响。

有利的方面

1、市场空间变大。

各项刺激消费的措施、政策影响下,消费市场将会显著的扩大。从2012年到2019年间,中国的社会消费品零售额翻了一倍,达到41万亿,未来这个增长幅度还会更大,这也意味着经销商们将有更大的市场空间。

 

2、商品货源更多。

大量的外贸企业转向内销,大量优质的商品回流国内,经销商们可以更轻松地找到更多优质的货源。
 

3、税费成本降低。

前面讲到,内循环的一大前提条件就是藏富于民,而让利企业,降低税费让未来企业的税费成本有望大幅降低。

 

4、资金成本降低。

长期的低利率政策是可以预见的,而为了进一步帮助企业经营,各地也陆续出台了针对融资贷款的支持政策,企业融资成本会大幅降低。

 

有弊的方面

 

1.竞争加剧。

外贸的回流对于竞争本就激烈的国内消费市场雪上加霜。2019年中国对外出口总额为31万亿,即使只有小部分回流为内销,对国内经销商也是很大的冲击。

 

2.人力成本增长。

藏富于民的政策带来的是人力成本的高速增长。传统企业依靠大量人工提升业绩的模式面临“淘汰”,如何通过更高效的方式提升业绩将是老板们重点考虑的问题。

 

3.传统企业加速淘汰。

外贸的回流带来的不只是更多的商品与竞争对手,还有更先进的销售与管理理念。市场“优胜劣汰”,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,外贸企业的回流将成为倒逼传统企业转型的一大契机。
 

原本市场还留有3年左右的时间来等待国内企业逐步转型,但现在疫情带来的一系列连锁反应,让过渡时间被大大压缩。如果还坚守老一套的做法和思维,那么未来1年左右,传统企业可能就会被彻底取代。

 

疫情催生的大时代已经到来

 

随着中国经济政策的重大调整,中国经济的聚光灯从外贸陡然对准了内需市场。对于经销商来说,这意味着更大的舞台和更惨烈的竞争。

新消费时代下,中国需要更高效的供应链,特别是互联网应用能力、数字化水平、物流基础设施水平在消费供给端所占的分量越来越重。

此次疫情更像是内需时代来临前的一场大考。我们看到,互联网应用能力强、数字化水平高、物流好的消费供给商,能够更好地应对不确定性,“风雨无阻”地服务消费者。

通过了这次疫情大考的企业,面对未来更激烈的竞争,拥有了更多的底气,依托互联网时代红利,逐步的发展壮大。

+
关于我们+
核心产品+
模式方案+
行业方案+
服务支持+

下载app 免费开通